联系人:解女士
电话:0535-4832362/4832360
手机:15153561732
邮箱:ytbaobeisw@163.com
地址:烟台市开发区深圳大街79号
网址:www.firestorminteractive.com
保健食品也称功能性食品,属于特殊食品领域的一个食品种类,适用于特定人群,不以治疗为目的,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,国际上一般称为膳食补充产品。
近年来,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迅速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2018年以来,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经历数次风波,多家保健食品企业先后出现问题产品事件;国家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标准,加大监管力度,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,也意味着保健食品市场的一次洗牌。
保健食品市场巨大
近年来,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得到大幅度提高,人们保健养生意识越来越强,这促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迅速发展,2016年,中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。
据统计,2016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613.3亿元,2017年,市场规模达到2938.9亿元,同比增长12.46%,预计2020年,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。
有研究机构认为,我国保健食品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。从数据来看,目前,我国保健食品整体渗透率约在20%左右,远低于成熟市场,如日本40%、美国50%以上。保健食品人均消费额约为20美元,与美国(140美元)、澳大利亚(145美元)、日本(100美元)、意大利(68美元)等国相比,仍有较大差距,保健食品市场消费潜力仍在逐步释放。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重要消费群体,而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。另外,亚健康的城市人群也是保健食品的重要消费群体。据《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》统计,中国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%,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%。基于此,不少研究机构认为,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,“银发一族”和“年轻一代”将是保健食品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人群。
虚假宣传成突出问题
保健食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一些问题逐渐凸显。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保健食品一直实行严格的上市前注册审批制度,注册审评中产品的安全性是首要考量,很多存在安全性风险的产品被挡在了市场之外。从近年来保健食品抽检、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办来看,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升高,与国际相比,我国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高。
据悉,按照“不以治疗为目的,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”的定义,保健食品在产品宣传上不能出现有效率、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。然而,近年来,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屡禁不止。如权健事件,暴露出的是整个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——不少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把产品吹嘘成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”,诱导部分缺乏医学常识、警惕性不高和病急乱投医的人上当受骗;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成分,危害人体健康。
此外,在宣传中将普通食品“特殊食品化”,甚至将保健食品“药品化”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。事实上,我国保健食品有专用标志——蓝帽子标志,为天蓝色,呈帽形,业界俗称“蓝帽子”,也叫“小蓝帽”。蓝帽产品是由原国家食药监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。该标志及对应的产品批号,是消费者区分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时相对简单的方法。但根据有关单位所做的2019年保健食品消费认知调查来看,仅有47.8%的线下普通居民能依据“蓝帽子”专用标志来识别真正的保健食品,21.3%的消费者不能识别典型的虚假功效宣传。
此外,随着电商平台、社群传播、网红带货等一系列新旧互联网业态的发展,对于食品和保健食品营销的监管领域及难度不断加大。作为个体的消费者,几乎无法避开营销信息的不断“进攻”,从而受到影响。
严格监管净化市场环境
针对保健食品领域存在的问题,相关部门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,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,整治市场乱象,保障消费者的利益。
2018年以来,国家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标准,加大监管力度,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。
2019年1月,市场监管总局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“保健”市场乱象百日行动。据了解,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。一是在保健食品标签上设置特别提醒区。特别提醒消费者“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、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”等内容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。二是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。对不同历史时期批准的保健功能进行梳理、论证,调整部分保健功能声称,取消与现有功能监管定位不符、与现有健康理念和保健需求不契合的保健功能,避免与药品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混淆。研究进一步强化企业功能声称主体责任、企业自我申明、自我承诺的制度设计,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大浪淘沙的市场自净作用。三是广泛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和消费提示。多途径多方式向消费者普及“保健食品不是药品,不能代替药物”等健康知识,提升消费者对违法行为的识别力、抵制力和免疫力,引导消费者明白消费。四是组织开展保健食品标签、说明书虚假宣传专项监督检查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严查保健食品标签、说明书违法违规行为,特别是虚假宣传、明示或暗示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。
针对恶意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问题,2019年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《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并已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。《指南》旨在指导保健食品警示用语标注,使消费者更易于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、药品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。根据《指南》规定,保健食品标签应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。警示用语区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(容器)的主要展示版面,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版面的20%。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经营保健食品的场所、网络平台等显要位置标注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等消费提示信息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。
一系列有力的措施,显示了国家治理保健食品乱象的决心,也意味着在更为严格和规范化的政策监管下,大批非法的、不达标的中小保健食品厂商将加速退出市场和保健食品行业。对于企业而言,面对行业洗牌,只有回归产品本身,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的企业,才有可能经得起市场的长期考验。保健食品市场被诟病,背后最主要的因素是大部分保健食品企业处于低研发创新状态,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。在消费端,药店里销售的大同小异的保健食品,令消费者在选择时很迷茫。同质化竞争的背后,是保健食品企业轻视研发和投入。要想受到消费者欢迎,保健食品应该加大投入,在开发有独特卖点的产品上下功夫。
来源: 中国质量报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